为认真做好2015年图书馆各项工作,我们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将2015年工作进一步量化、细化,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是实现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为提高馆员的素质,我们继续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体要求,抓学习,提素质,上水平,做好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学习交流,积极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
二、完善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水平,培树良好形象
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协同自觉性,严格落实责任。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十条禁令,强调工作纪律,严格制度要求,强化馆员自觉性。
三、做好共享工程的业务辅导和培训工作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全国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自开展以来,我们不断创新,把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服务内容建设。为更好地提高基层服务点的工作效能,我们将继续深入各基层服务点进行业务辅导,并有计划地组织基层管理员进行短期的培训。
四、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
2015年10月,开展以倡导“全民读书、终身学习”为宗旨,以“读书、敬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形成尊重科学、追求知识、读书成才、人才强市的好风尚,为创造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肥城做出积极贡献。期间,将开展以下活动:
(一)评选全市“书香家庭”活动(具体细则另发)。
(二)举办以“美好肥城”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具体细则另发)。
(三)、举办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美好肥城做贡献”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具体细则另发)。
(四)举办“馆藏地方文献展”活动,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开展社会各界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活动,并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
五、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
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精心挑选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图书,继续开展 “送图书下乡” 活动,向农民群众传播知识、文化。
六、做好“尼山书院”各项工作
目前,我们在“尼山书院”建设上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文化厅《“尼山书院”建设与服务标准》,结合实际,做好“尼山书院”的各项工作。
一是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在全市开展“一牵五连”(小手牵大手,经典诵读连乡镇、连学校、连机关、连家庭、连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活动,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如欣赏中华经典诵读视频、经典诗文吟诵表演赛、办经典诵读手抄报、自制《我最喜爱的中华经典诗文集》等,提高参与者积极性,为参与者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亲子家庭诵读,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延伸到社会家庭。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展示诵读成果,并对在“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中表现出色的选手和家庭及在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全市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在“借船出海”上做文章。将与市教育局联合,结合市教育局校本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好“国学进课堂”活动。内容包括:通过邀请当地专家学者,定期开办国学知识讲座。通过播放视频等形式,进行礼仪教育,普及雅乐和礼仪知识。举办道德模范人物讲座、先贤英模人物展览,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学习道德模范与加强中华美德教育结合起来,激励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见贤思齐,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通过多种形式向全市中小学生宣传普及国学知识,让国学经典走进品生、品社课堂。
三是在“整合资源”上见实效。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力量,利用当地知名人士、离退休教师、老领导、老校长、老教授等人才资源,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一是邀请当地社会名流、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参与“尼山书院”的建设,参与策划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二是邀请在传统文化、国学研究、非遗传承等方面有所建树,并能拥有良好沟通表达能力,能够独立授课的学者、专家定期为市民举办国学讲座,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展示传统技艺;三是邀请热衷于传统文化传播,并能够参与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的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准备和宣传工作,协助活动的举办,在现场接待和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共同参与活动,分享自身体会和参加表演,并定期接受尼山书院组织的公益性志愿者培训及传统文化培训。特别是要开展好“乡村儒学讲堂”,以市图书馆为主导,逐步向图书馆流动站、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学校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拓展,通过开设“乡村儒学讲堂”,有力推动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让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种进”最基层群众心间,化为行为准则。
七、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计划生育、老干部工作及文广新局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