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报
目 录
一、肥城市图书馆简介......................................................... 1
(一)基本情况............................................................... 1
(二)主要服务窗口........................................................... 4
二、年度工作总结............................................................. 5
(一)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阅读环境安全有保障..................................5
(二)阅读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借阅率大幅增长.....................5
(三)高质量推动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服务与读者需求有效衔接.......................6
(四)发挥社区图书馆位置和资源优势,拓宽总分馆服务网络.........................6
(五)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形式开展阅读推广.......................................7
(六)组织馆员参加知识培训和比赛,提升馆员队伍素质............................9
(七)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9
三、业务统计数据.............................................................10
(一)馆藏统计...............................................................10
(二)图书馆服务统计..........................................................10
(三)用户(读者)统计分析......................................................11
(四)工作人员统计与分析报告..................................................11
(五)经费统计与分析..........................................................12
一、肥城市图书馆简介
(一)基本情况
肥城市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1993年对外开放,国家二级馆,目前拥有各类文献总量57.41万余册(其中电子文献15万册),持证读者5.8万余人。2017年7月,市图书馆迁至三农大厦,其中一楼为借阅室,设有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电子书借阅机、电子报刊借阅机、客流量分析系统、自助图书杀菌机等服务设备。二楼为全自助多功能阅览室、本地文献室、电子阅览室,共设置阅览坐席120席,分少儿阅览区和成人阅览区。三楼为读者自修室,共设置168个座椅。文广大厦一楼和二楼分别为多功能厅和报告厅。新馆位于市民中心三楼,面积3810.04平方米,现已进入装修阶段。近年来,市图书馆坚持以读者需要为导向,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实施拓宽服务渠道,丰富读者阅读生活。组织开展了全民阅读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六进”活动,每年组织举办展览、讲座、读书交流等活动400余场次,参与读者近10万人次。2011年实现免费开放,2014年依托“尼山书院”建成12家“国学讲堂”,每年开展以曲艺、书画、国学、剪纸、泥塑等课堂教学为内容的文化体验活动40余次。2018年,实现了“免押金零门槛”借阅制度,市民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费注册借书证,凭信用免费借书。市图书馆先后在企事业单位和镇街社区(村)建立34家“图书流动站”,2021年建成14家镇街图书馆分馆,镇街全覆盖,13家社区图书馆,均实现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图书借阅服务网络。
肥城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杂志、特藏、视听文献、数据库等各类文献资源,内容涉及各行业各学科。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文献代检代查、参考咨询、课题研究等高质量信息服务,包括地方文献、古籍修复、文史哲等特色专题文献的定题服务。为个人研究与机构学术发展提供知识信息支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提供专题咨询。
为适应信息化、开放型图书馆的要求,肥城市图书馆依靠现代化计算机网络设备,全面实现业务办公自动化及无线网络全覆盖。馆内拥有设施完善的读者服务区、阅览室、借书室、自修室、地方文献室等,配备可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查询机、阅报机、电子书自助借阅机等先进设备。为读者开通移动图书馆,只要携带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手提电脑、手机或平板设备,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均可在全馆范围内随时随地灵活便捷地享受免费网络服务,浏览使用各种数字资源。馆内还配备先进的防火、防盗、中央空调系统,为读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藏、借、阅一体化”的现代图书馆服务。
肥城市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知识殿堂,也是人民的终身学校;是广大市民寻求生命智慧的心灵牧场,更是享受学习乐趣的精神家园。将以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自助智能的优良设施,丰富多彩的大众化馆藏,优雅安静的阅读环境,零门槛、全免费、高品位的优质服务,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主要服务窗口
读者服务区:服务导读台、图书检索、电子报刊阅览机、电子书借阅机、无线免费上网、直饮水设备。
中文书库及阅览室:负责各类读者现场借书和预约借书,采用全开架服务方式,读者可以自由挑选喜欢的书籍。
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网上信息资源查询,数字图书馆等信息服务,举办计算机基础培训、中高级职称微机培训等业务。
少儿借阅室: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向上、智慧优质的少儿读物借阅,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各类少儿学习、培训辅导班。
多功能阅览室:多功能阅览室内部设有阅览座位110个,供读者自主使用;还配有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等设施,读者可依照指示,轻松开通身份证借阅服务,办理借书还书、图书续借等业务。
地方文献室:收藏我市各类精品地方文献,并为读者提供阅览查询服务。
采编室:负责图书采编,联络全市各类图书馆室,进行文献统一采购,编目加工。
辅导部:负责镇街等基层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开展社会培训。
读者活动部:负责组织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并为读者提供导读书单和阅读方法,量身打造阅读成长计划。
二、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市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打造“桃文化名城”的各项战略部署,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围绕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推动全民阅读这一中心工作,从疫情防控、读者服务、资源优化、阅读推广、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入手。为广大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一)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阅读环境安全有保障
落实落细安全生产措施,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全体工作人员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年严格落实限量、测温、验码、戴口罩、1米安全隔离线等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坚持场馆消杀,做好记录,定期清洁。针对市民开展防疫和健康知识宣传,实现图书馆全年安全开放无疫情。
(二)阅读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借阅率大幅增长
为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组织文献采购,本着“长流水不断线”的原则,这一年订阅报刊近300种,购进新书95545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1.83万人次,借书14万余册次,还书11.3万余册次,新办理借阅证3138张。
(三)高质量推动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服务与读者需求有效衔接
结合读者点书需求,市图书馆全年新增馆藏量1.6万余册,内容涵盖22个大类;根据上年的使用情况和读者意见反馈,市图书馆对微信公众号中的微信服务大厅模块提档升级,查询文献资源信息、图书续借、多证绑定等功能更加完备;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内容更新,定期推送优质数字文化资源。
(四)发挥社区图书馆位置和资源优势,拓宽总分馆服务网络
13家社区图书馆在市内均匀分布,已全部加入市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系统,并为其配备通借通还分馆系统1套、身份证读卡器13个、单双通道防盗仪13台,累计加工编目各类图书10万余册。与市图书馆图书“统一编目、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将阅读服务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截至目前,各分馆之间互通借阅人次达2万余人。另新建财政局和老城杨庄两家分馆。全年为分馆和流动站配送图书共计1万余册。推荐9家社区图书馆和芽滕书吧申报全省2021年“创新阅读空间”网络票选展示活动。创新拓展以公共阅读空间为代表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五)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形式开展阅读推广
线下依托图书馆总分馆阵地,开展主题阅读推广活动40余次,为基层群众送去及时便捷、有特色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更加贴近百姓,增强了阅读与百姓生活的粘合度。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策划举办了主题为“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系列活动。一季度“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迎新春送福送春联进基层活动走进安临站镇,为群众赠送春联100余副,丰富了群众的节庆文化生活。“阳春三月竞芳菲 书香门第入梦来”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在边院和老城街道分馆成功举办。邀请专业老师通过儒学讲堂为大家带去《我心本善 孝道为先》的公益讲座,号召广大居民守善念,坚持孝道为先。提升了市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二季度“感党恩 践初心”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志愿服务队进基层暨读书分享走进吕仙村活动、“讲党史 传书香”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老兵永远跟党走 听肥城革命军人讲述英雄故事”活动成功举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党史故事、展现红色文化,让百姓在寓教于乐中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获得广大群众好评。三季度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原创书画、摄影展,观展人数达500余人次。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引领群众增强爱党爱国情怀。2021年肥城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美丽乡村·感党恩”送图书下乡活动走进老城杨庄村,并赠送书刊1000余册,真正把文化送到了百姓家门口。“秋阳杲杲 馆藏添香”——作家李明国捐赠图书活动在市图书馆举办,本土作家李明国为市图书馆捐赠图书180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肥城市的文化工作。为推动我市“桃文化”书画作品提升交流,“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肥城市2021桃文化书画作品写生创作活动举办,全国著名画家乔亚丁、王爰忠等4人用画笔讲述肥城故事,展示了肥城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优秀成果。四季度“重阳喜登高 敬老赏国粹”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非遗进基层活动暨肥城市“老县衙”非遗小剧场首场演出活动举办。活动现场书画家挥毫泼墨为老人送祝福,演出节目精彩纷呈,让老人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让非遗更好融入百姓生活。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核心价值观微阅读》读书分享会和2021年肥城市图书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治心的学问:核心价值观六讲》宣讲活动成功举办。通过与现场的读者互动学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将其转化为大家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发挥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全年发布各类推文共计1000余篇。其中,“赏春意 品书香 暖万家”—肥城市图书馆线上公益讲座100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上的今天”线上专题活动300场,献礼建党百年——讲巾帼英雄故事线上活动100场,肥图码上读线上免费读书活动40场,“新语听书”线上免费听书活动58场,名师讲坛线上公益讲座活350场,线上展览12场,总浏览量达上万人。组织市民读者报名参加第三届全省青少年线上读书故事会,其中汶阳镇分馆有3名参赛者分别获得优秀奖。肥城市图书馆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由一人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六)组织馆员参加知识培训和比赛,提升馆员队伍素质
组织全体馆员参加党史知识、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10余次。另外,在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二十八次科学讨论会征文比赛中有3名同志获得三等奖。首次代表泰安队参加全省第八届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一名同志参加百部红色经典讲播·致敬建党百年伟业——“为你讲书”山东省馆藏红色经典出版物讲播为大家讲述《肥城抗战记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提高了馆员整体素质,为各项工作效能提升和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七)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结合“创全国文明城市”,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上级创建要求,全馆人员积极行动,制作创城宣传版面,严格执行《图书馆借阅服务规范》、《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图书管理员礼仪要求》等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全馆干部职工端正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形成人人比干劲,人人比奉献的良好工作风尚。
三、业务统计数据
2021年,在积极开展各项读者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基础上,我馆读者量有很大突破;各项设施设备运行良好,馆藏丰富、门类齐全,通过业务统计分析,得到具体内容如下:
(一)馆藏统计
图书馆馆藏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根本保证。正确了解馆藏结构是图书馆自身发展与服务的需要。通过馆藏的统计与分析,调整和优化馆藏结构,完善图书馆藏书建设,以便更好的掌握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藏书结构体系、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通过对入藏文献的统计,截止到2021年12月底,文献总藏量为:574168册,其中实物类424168册、电子书15万册。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开展全部工作的物质基础,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如何,是衡量图书馆的标尺之一。文献资源调查,既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检查,同时也是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总之,藏是手段,用是目的。提高藏书利用率,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必然要求在确保一定数量馆藏的基础上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使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让有限的图书经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图书馆服务统计
读者活动组织次数达43次,参与人数2万多人,有效宣传了新馆,提高了肥城市图书馆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
时间
|
读者活动
|
展览讲座
|
场次
|
人次
|
场次
|
人次
|
2021年
|
43
|
26931
|
14
|
8153
|
(三)用户(读者)统计分析
肥城市图书馆自建成以来,坚持“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高读者服务水平,由于2021年宣传推广到位,2021年读者新增量有很大突破,3138人。
(四)工作人员统计与分析报告
2021年我馆共有在编人员10人。具体如下表:
刘士霞
|
女
|
采编室
|
副研究馆员
|
张丽娜
|
女
|
借书室
|
馆员
|
闫丽
|
女
|
阅览室
|
馆员
|
张军
|
男
|
尼山书院
|
馆员
|
徐辉
|
男
|
借书室
|
馆员
|
郭玲
|
女
|
导读岗
|
馆员
|
马珂
|
女
|
儿童阅览室
|
助理馆员
|
陶秀梅
|
女
|
书库管理
|
助理馆员
|
白雪
|
女
|
窗口服务
|
助理馆员
|
李彧
|
女
|
读者活动
|
助理馆员
|
在职职工中,女性8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0%;男性2人,占职工总人数20%。其中,50岁以上人员占1人,年龄结构合理,年轻骨干力量多,增加了队伍战斗力。
主要对策措施:
1.优化结构,培养核心专业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增加高层次人才、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数量。要增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重点培养与引进具有科研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具有信息咨询工作能力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具有局域网建设、规划能力、大型数据库的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强化培养,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加大对职工的在职教育培训力度,在年初制定职工继续教育计划,做好职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优化教育培训形式,加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力度,确保职工有兴趣学,寓教于乐;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力求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3.完善体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化改革,不断保障职工自身权益。积极落实职工工资、福利方面的待遇,不断完善职工管理办法、继续深造补贴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增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能力;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经费统计与分析
肥城市图书馆,是城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地方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我馆属于全额拨款文化事业单位,现有编制15人。 图书馆经费主要包括文献购置费、服务经费、运行费、人员经费等,细目清晰,结构合理,现就2021年经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年份
|
财政拨款总额(元)
|
文献购置费(元)
|
服务运行费
(元)
|
人员经费
(元)
|
2021
|
2898674
|
679300
|
925674
|
1293700
|
|